close
下面是我在別人的網誌上看到的~覺得和我禮拜五想的事情 一樣
跟大家分享~(節錄一部分)
有人問我 為什麼禮拜五的MSN暱稱  這麼不開心
因為 禮拜五去做細胞學實驗 很多操作細節 我都不熟 覺得很沮喪(回家路上 一直在想這個問題)
這不是 作科學的應有態度.....
 
劉小惠很熱心的跟我說 雁琳 這樣不行唷 ~要養成獨立思考模式 不要以一貫的路 來思考
.....雖然從以前就知道 可是 實際上操作 確實 需要時間..........
我承認 自己不喜歡思考 ....喜歡套模式 可是 ....這樣是對自己好嗎
明明知道是錯的 還走.......
如果以後要繼續升學,還是這樣,根本就是讓摧毀自己的路.....一點成果都沒有......
恩 我要學會思考 學會懷疑 學習獨立 不要依賴別人
 
覺得最近越來越不用功了 時間沒管理好.....事情多???是對自己的藉口吧
沒有效率做事 才是真的吧.....
 
去寫報告了,學會獨立思考,很重要~
雖然自己想實驗過程與討論 很花時間 但是最後的成果與學習 卻是你自己的.....
加油吧~雁琳
 
永遠記住去年在德州 Dr.Oonk跟我說的
 ''這是大學生應有的程度嗎???''........
當時聽到 真的很挫敗 很想哭....
但是謝謝老師  我會把這句話 永遠記在心裡...... 時時刻刻提醒自己
 
 
很多人都是抱著"既然繳了錢,就要努力利用資源"的態度去上課,在美國,教
  授基本上絕不點名的,可是小考多,作業多,上課內容多,蹺課不僅是浪費自
  己的學費,更是讓自己陷入重修的危機裡。我目前上一門課,教授教得絕不是
  深入淺出那型,相反地,他教的很抽象,自己念書說不定還比較能夠理解。如
  果換成在台灣,蹺課比例沒有三成以上才怪,如果老師不點名,恐怕一半的學
  生都會落跑。可是,這種不點名的課,在美國,蹺課比例還不到一成。
  有兩種常見的錯誤迷思是:
  1.台灣學生很用功,只是輸在英文上。專業能力根本不輸外國人:
    台灣學生真的用功嗎?美國學生真的混嗎?
    我不想討論台灣的後段班學校和美國的野雞大學,哪一個比較混。
    我想討論的是台灣頂尖的學生跟美國頂尖的學生相比,真的用功嗎?
    遺憾的是,我覺得剛好相反。
    台灣的學生只有在要考試前才認真,只有在升研究所之類的考試才認真。
    即便是優秀學生,真正拼命唸書的還是少數。
  2.台灣學生素質不好,美國頂尖學校的學生素質比較好:
    其實,扣掉了少數極端植(天才型學生),美國學生的素質恐怕還比不上
    台清交那麼整齊。美國是沒有聯考的,好學校太多,哪有這麼多天才?
    絕大多數學生還是正常的普通人。
    可是,美國的名校學生真的用功,尤其美國的碩博士班是不分家的,碩
    博士一起上課非常正常,碩一學生跟博四學生一起修課也不奇怪,許多
    課程給分是比例制的,不管你考幾分,期末成績就是按你的相對排名來
    決定。只要別人比你更用功,成績更高,你的排名就會被擠下去,課業
    成績也就不會高。
    除了台灣學生不夠用功以外,還有一點是台灣學生的通病。
    這個通病是---總是期待別人替自己作選擇。
    癥狀包括:
    不知道自己要念什麼。凡事喜歡別人給答案,給範本,給好既定的路。
    不論是研究所考試版,研究所版,留學版等等,總是有學生只期待答案,
    不願意思考。碰到問題,想到的是直接發問,卻不肯自己試著找答案。
    可能答案就在精華區裡,卻懶得找。以作報告來說,台灣學生喜歡問格
    式,問字數,問要求,等老師給好"規格"以後,才在這個"規格"裡變出
    標準答案。在美國,除了少數制式要求(例如字體是12或13以外),沒有
    人會去問怎麼作,報告要寫幾個字才夠,作業要用什麼軟體才行,找不
    到軟體要怎麼辦。碰到問題,設法去找資源,資源就在學校裡,找到資
    源以後,自己想辦法去寫出自己的東西。可以長篇大論,可以簡單帶過,
    只要你對自己負責就好。
    有時,我常會覺得台灣的大學生是在念高中,原因就是很多人想要的只
    是標準答案,想要的只是高分。卻不知道自己要念什麼,為什麼而念,
    念這些對什麼事情有幫助,能夠應用在哪裡。
    於是,有人等到大四才發現自己很茫然,因為不知道往哪找工作。也不
    知道自己念的東西能夠用在哪,尋找下一個方向的作法卻只是上網發問,
    換句話說,高中時,期待老師把一切東西打理好,自己只要上課就好。
    大學畢業時,還是期待網友或父母替自己安排未來,自己跟著照作。
    我記得我來美國上課,最印象深刻的兩句話是:
    一次是交課堂作業,老師問同學:你們花多久寫作業?八小時的舉手?
    超過十五小時的舉手?認為作業太多的舉手?
    問到最後一個問題,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學舉手,作業負荷確實很重。
    老師看到以後,笑著說:
    Great. It's what I want. No pressure, no growth.

    另一次是老師上課速度太快,開學兩個禮拜就上了一兩百頁,有同學向
    老師反映內容太多,來不及看,不太能跟著老師的上課內容了。
    這門課的老師說:So you need to use the weekend to work on it.
    美國的上課內容有多少?
    我舉例來說,我在台灣修過高等統計學,這是一年的課,上下學期。
    因為我離開大學時代很久了,教授建議我再修一次複習,以免生疏了會
    影響後續的課程,他讓我自己決定。我決定再修一次,原因除了複習以
    外,我的英文確實無法跟上教授的速度,所以我需要一門我已經有底子
    的課來減輕負擔。
    這門課教的速度有多快?期中考的範圍已經是我在台灣修課時的期末考
    範圍。這麼快,學生能跟的上嗎?抱歉,唸書是自己的事,跟不上,就
    自己退選,等到跟的上再來修這門課。聽不懂,office hour和TA session
    就是去發問的,教授和助教等學生來問。重點是:他們不會花時間講給
    學生聽,他們等學生唸過書,真的不懂的地方才會給你解決的方向。
    以前有人說美國修課的負荷量是台灣的兩倍到三倍重,我不相信。因為
    我那時還在台灣念碩士班,我認為那是沒唸過台灣碩士班的留學生自欺
    欺人的說法。
    現在,我相信,而且我完全相信--如果你不想蒙混過關,想拿個可以見人
    的成績的話,修課的負擔是真的很重。我在台灣很少寫作業到凌晨,在
    美國,我經常寫作業寫到凌晨三四點,一大早再爬起床去開小組討論,下
    午和晚上再去上課。我現在的學校的主要圖書館是 24小時開放,包括閱
    覽區,書庫,電腦中心都是不休息的,因為像我一樣寫作業到凌晨,或者
    半夜需要跑軟體或找參考書籍的人不是少數。
    我以前在X大時,圖書館十點關門,接著剩下24小時自習室還有開放。
    大概在九點時,圖書館的人就已經差不多散了,只剩下準備國考或者考研
    究所的人,只有期中期末考才有較多人待到九點以後。在這裡,九點是
    圖書館正熱鬧的時候,閱覽室和討論區是找不到空位的,餐飲部還一堆人
    進進出出買咖啡和點心,電腦中心要找到座位還得碰運氣。
    這一切,沒有見過不會相信。
    台灣學生一點都不笨,說不定台清交的平均素質還贏過美國名校。
    可是,比起用功,以及追求目標的執著,台灣學生的認真程度是不夠的。
    當然,任何事都有例外,台灣有學生特別用功,美國有學生超混無比,
    我不想討論極端值,我只是討論平均值。
    今天是週末,難得有空po這麼落落長的文章,我不是編派台灣人的不是,
    我只是有感而發,台灣確實很小,但小國也可以很偉大。只要國民夠強。
    大學生的表現就是國家二十年後的未來。
    希望二十年後,我們能讓台灣繼續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熱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ylpi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